标题:
[原创]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观后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4-6-14 19:30
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观后笔记)
http://tv.sohu.com/20140418/n398481382.shtml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初出江湖,惊艳四方。时隔两年,大家千呼万唤、一再推迟的第二季终于在今年春季开播。这一季据说还是沿用当初的思路和叙述方式,继续展示中国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4月18日开播以来,每周五晚上一集,周六下午重播,原定6月6日播完,后来又把最后一集“拍摄花絮”推迟到六月底了。第二季聘请两位著名美食家、美食文作家沈宏非、蔡澜为总顾问,网络电视每集还有“同步出售美食”的广告,让观众及早品尝每集提到的食品。以下是我的观后笔记。
(一)脚步
主题是食物随着人类的迁徙流传、变化,但无论人走得多远,最熟悉、顽固的还是家乡菜的风味。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中国社会,多少身不由己的迁移,多少因迁移而碎裂的家庭,正需要这样一种纽带提供稳定性。况且,食材和菜色都可以随人而动,远比家里的摆设、门外的树木更便携。
这一集涉及天南海北,食物也五花八门。有西藏密林中爬40米(十层楼高)采摘野生蜂蜜的藏民,每年跋涉几万公里的四川养蜂人,驾着小船捕捞海货的浙江渔民,垒土灶烘煎饼的山东农民,翻山越岭寻找野生花菇的湖北老人,半年回乡一次的苗族打工夫妇,收获季节不用机械、靠人工收割小麦的陕西麦客等。
说的都是普通劳动人民的朴素生活,吃的也是家常饭食,但无一不强调家乡传统风味。用的一定是本地野生食材,尽可能采用纯天然手法采集、烹饪。另外,就是对亲情的渲染:父母和子女,兄弟,夫妻,乃至乡里乡情。所以,现代化的匆匆脚步反倒成了模糊的背景,唱主角的还是亘古长新的“古早味”和人间情感。
从第二季第一集来看,传播的是正能量,摄影图象也曼妙,可是看不出对第一季有多大突破。尽管片中也有现代元素,用化学、生物学原理解说食物(如,唯有蜂蜜提供不用融于水就能被人体吸收的糖),彰显的更多是工业化、城市化阴影下的怀旧情绪,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农村生活、原始状态的浪漫呈现。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4-6-14 19:30
(二)心传
第二集说的是家庭、行业、村落乃至民族世代传承的烹饪技艺。一开篇强调的就是中国烹饪的神秘和精深,甚至无法以文字记载、科学检测,非口口相传、言传身教、一生修行不可。“心传”的除了手艺之外,还有与此相关的信仰、理念和品格。
本集报道安徽乡间油菜籽榨油的手工作坊、瑶族用蕨根淀粉制作的糍粑、苏州“白案”师傅手下的糕团、扬州菜品、汕头蛤烙、陕西手工挂面。和第一集一样,地域广阔,聚焦民间。本集依旧注重展示当代中国现代和传统之间的独特张力。同样也对工业化、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依旧含糊其辞(上集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机械对人工劳作的取代问题,本集的重男轻女、大学生就业难都是例子),着力呈现积极的道德与人情,比如,坚忍、勤劳、尊师、重道、孝顺、慈爱等。
和第一集略有不同,本集已经从基本食材(粮食、蜂蜜)进化到烹饪技艺的展示。第一集有各色卷饼,第二集有各种面条,都是将中国天南海北凝聚在一处的大众美食。另外,本集仍强调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但对手工制作更为青睐,对讲究效率和利益的现代价值观不以为然。如手工榨油一节,浓墨重彩描摹工人全力推动一百公斤油棰撞击油菜籽做成的饼坯,更显示几个半裸汉子强健身躯的独特美感。
“原始活力”与现代化的进程对抗不但带来烹饪的变化,也体现在师徒、家庭、民族技艺的传承模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的无声抗衡中。本集渲染的当然只是正面、积极的结果,对这种矛盾造成的负面后果忽略不计了。但有一点说得好:每个人都通过烹饪、饮食参与文化的创造,这赋予了芸芸众生的平凡人生以尊严和意义。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4-6-14 19:30
(三)时节
顾名思义,这集讲述的是时间和食物的关系。从春日到冬季,从东北、西北的新疆、到中南、东南的台湾,这集涉及的地域更广阔,民族更多样,时间的层次感也更强烈。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传承千年的劳作方式,由此产生的文化信息远隔时空,蕴藏在历书和食物中。讲述人有时言辞不免夸张,比如“祖先的智慧”、“中华民族独特的基因”、“与天地自然的契约”等,但展示的个案的确很能说明问题。
浙江天目山第一声春雷后收获的“雷笋”,北京房山春日的香椿芽,初夏千岛湖的螺蛳,盛夏安徽的青虾,秋季的雁来蕈等,都需要适时采获,及时食用,有时差了几小时滋味就大不相同(讲述人说“隔世之感”)。所谓“传统智慧”,还表现在中国人不仅懂得“非时不食”,而且了解当季食品应该如何相互搭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营养价值,满足人体一年四季的不同需求。另外,时节美食还能通过人类独创的烹饪技艺穿越时节,通过腌制、熏烤、风干等方式成为四季可享的美味,比如木耳、菌菇、酱料。
不过,靠天吃饭,有利有弊。遇上气候恶劣,旱涝灾害,农民一年的收成就会付之东流。而且,进入深山老林或激流深水采集食材,固然能收获美味,也不免人身伤害的风险。自然的馈赠从来不是没有代价的。
尽管如此,本集还是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从初春到深冬,从食材的萌生到收藏,结束在春节大家回乡的团圆饭。除了一再强调“勤劳者才能获得美食”、不要无休止掠夺自然,片尾更凸显中国人在餐桌上把一年的苦楚转化为幸福的美食,阖家欢乐,团团圆圆。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4-6-14 19:30
(四)家常
这是播放后引起较大争议的一集,甚至被人批评为“三观不正”,让我看之前就很好奇。
本集讲的其实是几个家庭的故事:在陕北悬崖边种田的一家、从河南千里迢迢陪女儿到上海求学的母亲、黄河边上带着第三代的外婆、父母早就离婚的四川小伙子、辽宁侍候大病过后老伴的老太太、广东刚生了女儿的小夫妻。展示的家庭模式既有四代同堂的,也有残缺不全的,既有土生土长的,也有万里迁徙的。讲到的家常菜有红烧肉、饺子、面条、玉米面馍馍、西瓜酱、四川泡菜、茭白笋、糖水、广式煲汤等。
应该说,前几集的常用元素和手法照旧存在:对食物的科学解释,对当地物产气候的介绍,对自然风光的铺陈,对人情的渲染,民间艺术形式如评书、戏曲的穿插,以及宠物猫狗和婴儿的不断出现。让观众不满的,据说是因为辞职陪读母亲过分关注女儿的教育,一别五年没回老家,连婆婆重病化疗都没带孩子回家,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晚辈的责任。其实,其他几个故事还是力挺主旋律价值观的,比如金钱不重要,亲情无价;勤俭持家;长辈慈爱,儿孙孝顺等。
那个故事遭人非议,可能正因为经历剧变的当今中国这不是个案,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对教育的投入有时的确超乎人情。但是,与其攻击这个母亲的做法(她也作出了巨大牺牲,丧失自我还要遭受良心谴责),不如思考造成这种家庭状况的社会文化根源。毕竟这是生活中切实存在的事,而道德规范,我一直以为,更适于自律而不是律人。
本集中的家常菜可能因为太过家常,并没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但叙述以家庭的凝聚作用始——片中说家庭的建立本就为了更好地生产和分配食物,以家庭的新生和延续终,扣题准确,传达的意思也很正面。不过,这集更加深了这一刻板印象:家常都是女人做饭,大厨却是男人为主,传统观念进一步凸显。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4-6-14 19:30
(五)相逢
题目里的相逢指食材的相遇、菜色的嬗变,也指人的悲欢离合。这一集说到的相逢有塞北和江南的相遇(口蘑笋干烹制的“烩南北”、上海知青到新疆建设兵团落户学会做大盘鸡),古代和当今的交融(南宋王朝建都杭州带来烹饪变化),东方和西方的碰撞(西餐进入上海后形成海派中式西餐),以及海峡两岸相隔半个世纪的亲人的重逢。地域范围包括西北、内蒙、台湾、四川、浙江等,有“最年轻的城市”深圳,“最繁华的都市”上海,“最炎热”的新疆戈壁沙漠等。
如果说前几集讲究传承、延续,这集说的就是人和食材的迁徙带来的变化了。当然,我们走到哪里,也把故乡的食物,“舌尖上的乡愁”带到哪里。但和不同食材、不同族群的相逢也在慢慢改变记忆中的故乡菜色、我们的口味。片中说到台湾眷村(1949年赴台老兵的聚居地)产生的各地口味的混合,“川味红烧牛肉面”其实是新发明,虽然红烧牛肉的做法有四川自贡“盐工菜”红烧牛肉的影子。
片末强调的不光是人的聚合离散,更有食物对历史变迁的见证。正如叙述人所说,历史对旁观者来说可能只是故事,对亲历者就是痛切的喜悦和悲伤了。而对五味杂陈人生的最好见证莫过于食物。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4-6-14 19:30
(六)秘境
当初看到这个题目,想象本集一定是说稀奇罕见的食材、烹饪和菜色。看过之后,才知道我的预计也对也不对。
本集说到的食材有些的确罕见。从东北和内蒙的极寒之地,新疆全国降水最少、离开海洋最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广西北海、广东珠海乃至香港等边境地区,从逆流而上产卵的华子鱼、海滩上的沙蟹、内蒙草原上的韭菜花、新疆的手抓羊肉和馕到白蚁窝边的鸡枞菌,大部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过去难以见识到的食材。本集也更少数民族(蒙、朝鲜、维吾尔等)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香港的大排档和老派小吃可能是对大都市生活中包含“秘境”的唯一描述,强调“老味道”对现代都市人的吸引和慰藉。
本集说到的烹饪方法当然有独特之处,例如新疆用羊肚包裹羊肉再用炭火覆盖、在180摄氏度的沙子里烤熟的羊肉,但一般都是因地制宜,适应当地情况的家常菜色。比如,发酵后的沙蟹酱、可以吃上一年的韭菜花酱、能存放几个月的馕,都是在自然条件的挑战下,民众发明的度过难关的食品。照例也有科学根据证明这些流传已久的菜色如何符合当地的健康养生需求(如:韭菜花中的钠增加口感,鸡枞的鲜味来自谷氨酸,沙蟹酱通过发酵降解蛋白质等),也同样关心保护环境(例如过度放牧造成沙化)。
本集描述的美食秘境看似天南海北,以地域为经,其实还有一个隐性的以时间为纬的组织原则。本集从首都北京汇集世界各地美食、民众的口味日益“全球化”,和国际接轨开始,以本集谈到的全国各地民众通过劳动、等待获取食物终,是从中央到边缘的地域发散。同时,叙述人又一再说到熟悉的味道能够应对极端自然环境的挑战,予人慰藉,同时也能传递千里外的亲情、“守卫消失的部落”,未尝不是在中国越来越快的工业化、全球化进程中的自我安慰。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4-6-14 19:31
(七)三餐
《舌尖2》一直在奇妙和家常之间找寻平衡,希望以不变应万变,让观众在获取新鲜信息、了解奇异烹饪艺术的同时,坚守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社会和民族的和谐统一。在《秘境》之后,当然要说到平淡人生的一日三餐了。
本集从早餐说到晚餐,涉及汉、藏、白、彝等民族,跨越天南海北、全国各地,有香港、北京、深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云南大理、四川小镇、安徽山区等偏远地区。其中早餐最能显现地域差别,就是吃碗面条也有苏式面、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的区别,更别说天津的煎饼果子、广州的牛奶面包了。时代变迁似乎也最明显地表现在早餐上,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吃不吃早餐,吃什么早餐和离家工作密切相关。
说三餐其实是说生活方式。一面是简单、快速、便捷的现代需求,另一面是对传统的家庭结构、生产方式、人际关系的怀旧向往。一边是两分钟就能吃完的煎饼果子,另一边是消磨一个上午的广式早茶。一边是现买先吃的面包牛奶,另一边是化一个月或更久才能做好的咸鸭蛋或腌腊制品。片中一再出现的关键词是“简单”,既有为生计奔波,因为生存需要不得不简单、快速,如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高考工厂”毛坦中学每天只有半小时中饭时间、封闭式备考的高三学生;也有厌倦喧嚣繁杂,追求素食和田园生活的都市人。
作者:
nanlingxue
时间:
2014-6-15 04:07
我是全部都看了。说实话,这不是传统的美食纪录片,因为没有仔细解析怎么烹饪,更注重的是人文,通过美食来看社会。我很喜欢这种方式。
主题是通过食物的选择和变化反映当下的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社会的变迁。整部片子全部是正能量,是有点假,带着央视的催泪感。但是总体而言,很好反映了这个快速工业化的时代下,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
楼主说对陪读故事的看法,深得我心。这个例子非常极端,一是因为女儿是艺术生,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培养。二是还需要兼顾正常的学业。如果是一般的陪读,最多是三年。也不需要这么大的牺牲。我读中学所在的地区,也是很多艺术生。如果真的要靠这一行吃饭,一个长辈式的人物必不可少。除了生活打理之外,搜集、筛选信息,整合判断,各方面都不是一个中学生能胜任的,甚至一个成年人都不一定能胜任,有时需要一点冒险。
但是没办法,要走这条路,要达到某个高度,在现行的制度下,这貌似是相对可行的方法。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4-6-15 10:49
大家关注的不是陪读的合理性与否,而是为什么在美食节目中出现拉提琴的镜头那么多那么长,所以让人怀疑是否其中有黑幕。本身陪读是否合理不应在节目中考虑,只是因为拍得太滥情,所以引发了观众的厌恶感而已。
作者:
沁颍
时间:
2014-6-16 21:08
辛苦了!
作者:
asdfg
时间:
2014-6-17 00: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666666
时间:
2014-6-26 09:10
我对舌尖上的中国2感觉比较失望,本着美食去看的,结果美食不多,煽情的片段太多了
作者:
angel_lulu
时间:
2014-6-27 04:42
觉得那个叫感动中国算了
作者:
celsiana
时间:
2014-7-1 06:23
其实是舌尖上的感动中国OR舌尖上的艺术人生吧
作者:
yanzi0205
时间:
2014-7-6 23:25
美食节目,介绍食材、做法和当地的故事就行了,还整个家庭故事出来,就滥情了。不喜欢第二季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stock.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