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内娱乐] 汪峰首谈章子怡:她是个由内而外美丽的女人(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娱乐    时间: 2013-12-25 12:21     标题: 汪峰首谈章子怡:她是个由内而外美丽的女人(组图)

在一轮又一轮的喧闹中,汪峰一直没有面向媒体回应过各种问题,这次,他终于接受了新京报独家专访:“我今天来做这个采访,就已经表明我会诚恳地和你沟通。”而谈到章子怡时,他更直言:“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儿,同时也是由内而外美丽成熟的女人。”


汪峰章子怡(资料图)
发自内心深处的理解和相伴,是非常重要的。相伴可以指从头一秒到一生,也可以是好的时候同甘,坏的时候共苦。放到我们这些公众人物身上,这一点就更难,更可贵,更不容易。

启动“存在”全国巡演,出任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导师,发行新专辑《生来彷徨》;宣布恢复单身,被曝与章子怡秘恋,被卷入全民“帮汪峰(微博)上头条”狂欢;在巡演上海站发表“八分钟告白”,与章子怡互转微博并以“King”“Queen”示爱……在一轮又一轮的喧闹中,汪峰一直没有面向媒体回应过各种问题,这次,他终于接受了新京报独家专访:“我今天来做这个采访,就已经表明我会诚恳地和你沟通。”而谈到章子怡时,他更直言:“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儿,同时也是由内而外美丽成熟的女人。”

“My Music King”

——她表达心情,这很自然

新京报:在你发专辑的当天,章子怡转发了你的微博并附上“加油!My MusicKing”,这算是她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你的支持。她之前跟你沟通过吗?

汪峰:她就是想表达自己的心情,这很自然。

新京报:在你对子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前,对她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汪峰: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直接感受。在我对一个人不了解、又没有接触她的时候,我不会对任何一个人作出评价。不光是她,而是所有的人。我们不可以人云亦云,那样太不负责了。

  公开私事   ——以尊重开始,以尊重而终

新京报:两个人的恋情并没有在曝光后第一时间公开,你之前的顾虑有哪些呢?

汪峰:我没有顾虑,因为这是我的私事。中国如今到了一个特别注重隐私,但又极其不注重隐私的境地。当他需要隐私的时候,他会告诉所有人,应该尊重我;当他特别好奇并且想窥探他人的时候,尊重别人的隐私就被遗弃了。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其实大家真正关心的还是自我。尊重自己的方式。我今天以特别诚恳的态度面对你来做这个采访,这是我的一个判定,并且我来就已经表明我会诚恳地和你沟通。一切都是以尊重开始,以尊重而终。

爱情要素

——发自内心的理解和相伴

新京报:子怡在你眼中是个怎样的人?

汪峰: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儿,同时也是由内而外美丽成熟的女人。

新京报:此前高圆圆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提到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因素,是忠诚、对爱人的体贴以及价值观一致。这几点在您的认知范围内,排名的先后是怎样的?

汪峰:我觉得这几点对所有能在一起的恋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价值观不相同,最终无法走到一起,没有忠诚的话就别聊了,体贴那是爱的本能,如果爱里面没有体贴的话,请问这个爱和不爱的区别在哪儿?再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理解和相伴,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很难做到的。相伴可以指从头一秒到一生,也可以是好的时候同甘,坏的时候共苦。放到我们这些公众人物的身上,这一点就更难,更可贵,更不容易。

新京报:子怡之前的影视作品你看过吗?

汪峰:看过。

新京报:她的银幕形象,哪一个是你印象比较深的?

汪峰:一个人的职业性,一个人是否在他(她)的专业领域有不懈努力的态度,这也反映出他(她)的精神世界和对自己的要求。事实上,子怡在她的专业领域里面就是一个非常专业出色的演员。《一代宗师》的宫二是她人生感悟、年龄阅历、演技等等融会贯通的一次展现,没有痕迹,但又充满灵魂。

  【新专辑】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彷徨”的

“历时52个城市的足迹;76首歌的筛选;128天的制作;518天的创作;686天的等待;15200字的创造推翻与重塑;17906小时的悲喜生活……一切谎言与喧闹都是徒劳,只有音乐会永存!谨此献给全体迷惘却坚强的中国人!”12月2日,汪峰通过微博发布新专辑《生来彷徨》并留下这段话。在他看来,“彷徨感”是继上一张专辑提出的“存在感”之后,又一个大家需要去面对的话题。

新京报:听到《生来彷徨》第一首歌《一起摇摆》时,感觉回到了早年的磁带时代,这会是被安排在A面打头阵的作品。在排序上是否有这方面的用心?

汪峰:我每张专辑的第一首歌都会是比较重、速率比较快的,作为一张专辑的一个开始,这是我喜欢的呈现方式。《一起摇摆》的旋律方式在我过去的歌里也不多见,它基本上是以布鲁斯为基础的,旋律又很简单。我觉得它比我过去专辑的每一个第一首都要更上口、更易懂。布鲁斯风格的作品很多,只是我用了现代的编配手法,里面电鼓、吉他成分很多。我需要它具备流畅性,但又不只是像一首口水歌,一定要很摇滚,有爆发力。

新京报:你的上一张专辑中收录了26首新歌,只隔了两年,这次新专辑又收录了19首新歌,你创作出这么多首作品,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中,作为听者,也许只能吸收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你怎么看?

汪峰:没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听歌习惯是挑着听,无论你给他十首歌还是四十首歌的专辑,他都是要有选择的。这一点上,我无所谓。我做音乐不是为了别人,我可以选择只出单张,但我个人认为,这些歌曲不能再减了,因为它记录我这两年的所有想法,一定要是这个数量的。

新京报:你这两年最想表达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汪峰:就是这张专辑的名字“生来彷徨”,我想不光是我,可能更多的中国人现在都处于这个阶段: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但事实上,对很多东西存在不确定性,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但现实又与梦想落差很大——这种东西始终存在于我们心中。普通老百姓幸福感和满足感少,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一切,它呈现的一个状况: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彷徨的。

新京报:“彷徨”这种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可否解释一下,比如,是否有一些具体事件引发了你这种感触?

汪峰:太多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在讲明这一点。可以这样说,“彷徨”这个词,搁在全世界范围,绝大多数国家可能不适合,但我觉得在中国是适合的。就像上一张里《存在》那首歌,太形而上了,但是对于中国人,“存在感”难道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吗?也许你几乎不去触碰,但事实上它非常重要。

“生来彷徨”是继“存在感”之后,下一个会被意识到的问题。我只是想通过这张专辑呈现生命本质的状态,其实它并不晦涩,你只有认识到当代中国人内心普遍存在着彷徨感,才会真正想明白:只要你活着,还是希望能更快乐、更接近光明。

  【高频词】 确实用得比较多,但不能总是回避

前一阵网络上有个热门帖,总结了汪峰117首歌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包括“爱”“生命”“自由”“迷惘”“梦想”等,网民甚至就这些高频词展开了戏仿热潮,“三分钟写一首汪峰式的歌”。在采访中,汪峰说,这些意象在自己的歌里确实用得比较多,但这种总结“说明不了什么”,“无论怎么总结,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听我的歌。”

新京报:前一阵网络上有一个帖子,总结你歌词中喜欢用到的词汇以及意象,你是否认可这个归纳?

汪峰:总结出来的这些意象,确实如他们所说,在我的歌曲里用得比较多。但我自己的感觉是,用得还不够多。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这些意象和精神力量恰恰是常态,这才是最关键的,不能总是回避。

就像我强调“梦想”,我发现更多人的梦想在破灭、选择先顾着现实生活,但所有能为我们带来惊喜的、改变人类生活的、影响着每个时代生活的那些伟人与发明创造,无不是因为怀揣梦想、坚持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而来。一个不相信甚至嘲讽梦想的民族真的很可悲!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

在我的作品中,如果真的要去总结的话,出现的不同的、新的题材和词汇,肯定比现在列出的所谓常用的还要多。如果有意提炼,那太容易了,不是还有一个类似的宋词软件吗,可以很容易地写出古诗词,是一个道理。如果这种机械的调侃方式是想告诉大家“汪峰的歌写得特别容易”,那真的别受这个误导,你来写写试试;如果想告诉大家,写歌是一个挺无聊的事情,那也是错的——如果你想把一件相对美好的事说得比较枯燥、比较低级,你倒是可以用这样的方式。

我觉得这种总结本身意义不大,它说明不了什么。无论怎么总结,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听我的歌。如果你总结完了以后,人家说“原来就这么回事,不听了”,那么你说的才是对的。但永远不会这样,因为有灵魂的内容不怕被歪曲和恶意调侃!

新京报:这么多亟须表达的情绪,你是否想过通过其他载体来表达?比如,现在有不少音乐人都开始尝试拍电影、微电影之类的。

汪峰:我还是会比较专注于做音乐,因为这是我能力最大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越来越精、越来越高的境界,就已经很伟大了,其他的事情就是顺其自然。一个人专注地做一件事,做到无止境的好,是很棒的感觉!

声音

可以这样说,“彷徨”这个词,搁在全世界范围,绝大多数国家可能不适合,但我觉得在中国是适合的。



汪峰谈好声音



  【好声音】

梁博最有个性,吴莫愁更商业


6月,汪峰加入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成为荧屏导师席上的“新人”。去年他曾作为那英的“参谋”亮相导师考核环节,今年亲身参与其中,对学员和现象有了更具体的感触:“观察一个学员有没有个性,要看他成为艺人之后都做了什么。”这周五,他的银幕处女作《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也将上映。

新京报:你参演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就要上映了,你觉得拍电影的过程和以前拍MV的过程有什么异同吗?

汪峰:前者有故事情节,也是电影的时长。但我在片中镜头不多,就客串一个校长、导师这样的角色。那就是我本色嘛,所以也不是那么难。

新京报:这个角色有没有令你想起过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学时的往事?

汪峰:有一些吧。

新京报:能分享吗?

汪峰:我学音乐时,其实和他们(指“好声音”学员)不太一样。我读的是古典音乐,修小提琴、中提琴专业,相对来说更严谨、要求更高,需要更多枯燥的练习,而流行音乐相对活泼、更随意。但其实殊途同归,想学好音乐,不管什么形式,最终想达到某种高度的话,付出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说哪个更轻松。

新京报:你那会儿组建了鲍家街43号乐队,如今回忆起那时“离经叛道”的行为,有什么感慨吗?

汪峰:那会儿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琴房楼的地下室排练。两年。那两年奠定了以后的很多东西,是非常难忘的经历。那时候,完全没有“排练完了要去演出”“一场多少钱”的念头,也不知道自己的东西是否能被人接受,仅仅是因为喜欢。

那是最好的状态,没有任何目的性,乐趣和热爱都在于创作本身,只有这样才会写出好东西。

新京报:第一季“好声音”诞生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学员,今年的“好声音”虽然关注度仍然很高,但并没有出现像吴莫愁这种个性突出的选手。作为导师,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汪峰:我个人觉得,第二期学生的整体水准,比第一期都要高。至于你提到的关注度,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作为新事物,各种反应无疑都要更大一些。而到了第二季,已经进入了正常状态,观众便开始带着检验的、更苛刻的目光去看待它了。

让我比较自豪的是,我那组学员的BATTLE(对决)表现很争气,他们那期的收视率创下了新的纪录。

要说个性,我觉得梁博最有个性。观察一个学员有没有个性,要看他成为艺人之后都做了什么,他是否能在经历商业的洗礼后依然坚持自己、不断让其他人感受到他的自我。

从这个角度说,吴莫愁应该是一个更商业的歌手,梁博则更自我一些。

  【听新人】   听逃跑计划、GALA两年了

多年以来,在汪峰的音乐推荐单里,一直都是披头士、大门乐队这样的经典老前辈,今年在“好声音”比赛中,他为旗下学员张恒远选择了新生代音乐人逃跑计划和GALA乐队的代表作,令不少乐迷感到惊讶:汪峰也喜欢听这些吗?他现在听歌这么与时俱进?他是怎么接触到这些作品的呢?

新京报:张恒远在“好声音”总决赛中演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和《追梦赤子心》,选择这两首作品,是你的决定还是他的个人喜好?

汪峰:是我推荐给他的,我觉得是好作品,比较希望他能去唱这两首歌,他自己也非常愿意。

新京报:为什么会选择这两首歌?你是通过什么渠道听到的?

汪峰:我听到这两首作品,少说也有两年了吧,都是通过朋友、身边工作人员推荐的。这是年轻一辈里让我觉得非常有血有肉的两例作品。逃跑计划非常注重旋律,词、曲、编和整体形象、表达状态都比较成熟。《夜空中最亮的星》在中文情歌里绝对可以排入一流、顶尖作品里,《阳光照进回忆里》也是他们不错的作品。而《追梦赤子心》,基本没几个人敢说能够整首、原调驾驭的,那首作品充满血性,一听就觉得特别、热血沸腾,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是这样。我当晚很满意张恒远的表现,虽然结果有些遗憾,但正如我后来在微博里说的,他就是我心中的无冕之王。

说到年轻一代的乐队,很多有非常棒的动机,看上去也有不错的歌词,但旋律部分稍弱。我不是说必须得听着顺耳才是好,但旋律这个东西,存在自有它的道理。包括“痛苦的信仰”乐队也是,在地下圈里大家都很喜欢,有一些巨猛的歌,直到出了《西湖》那一张,从旋律、歌词上都更真挚、感人,他们也就更往上了一层,有了更多的受众,包括一些普通白领也喜欢,正是因为这个(指旋律)。

我一直在说,中国好多做摇滚音乐或者创作的人,问题正在于“不平衡”:有些旋律好,歌词不行;有些词曲不错、态度很棒,但一去现场,发现四大件乐器是四个节奏,贝司和鼓根本不在一块儿。什么叫做“好”?好首先要建立在“各个点都有一个基准水平”,完了我们再谈它好在哪儿、是不是可以更好。当你有所缺乏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人信服且有生命力。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乐队都存在这个问题。

新京报:你平时还听哪些国外音乐人的作品吗?

汪峰:过去我喜欢的披头士、齐柏林飞船、大门、平克·弗洛伊德——这些也一直都在听,还有硬摇滚,ACDC这些,但我都是喜欢他们某一部分的作品。

绿日乐队的确太棒了,确实厉害,有态度,他们把朋克音乐做到了超越朋克的程度。《美国傻瓜》那张是最典型的,升华了,更丰富,有概念、有章节,有在讲述不同的故事,宗教、信仰、甚至是个人信念……所有。牛就牛在这儿。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成熟,但到了这个年龄,出了这样的一张专辑,确实太厉害。





汪峰否认操作“上头条”



  【上头条】   我们团队没能力“搞”出这个

汪峰(微博)在微博宣布单身当天,赶上王菲、李亚鹏(微博)离婚;向章子怡“八分钟表白”又赶上恒大夺冠;发表新歌《生来彷徨》时,赶上吴奇隆(微博)刘诗诗公布恋情、刘恺威(微博)(微博)(微信号:hawicklaw)杨幂(微博)(微博)(微信号:miniyangmi)宣布结婚……各种巧合引爆了广大看客的娱乐心态,“帮汪峰上头条”逐渐演变成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全民狂欢。在采访中,汪峰再三表示,这真的不是自己团队的营销和炒作。

新京报:看到从网民到媒体,铺天盖地的话题全是“帮汪峰上头条”时,你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汪峰:这就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谁也别吹牛×。今天主角是你,明天就是他。其实这个莫名其妙的话题反而成了典型的营销成功案例,新歌9小时100万的破纪录收听量,谁也预估不到!

新京报:这其中有你觉得无法接受的部分吗?

汪峰:好多人说,你们团队太智慧了,一首歌调动起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我说,真的,求求你们,我们的团队现在没有这些能力,而且我也没有这想法。你们如果了解我,我对这个东西是不喜欢的,也绝对没兴趣。我要的是,大家的关注点在音乐上。还好,其实音乐关注度很高,那我觉得就够了,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新京报:这个舆论风潮现在也算相对平息了,如今再回首看这个事件,你是什么感受?

汪峰:旁人的眼光往回看觉得是来得快、去得快,事实上,对于我们当事人来讲,并非如此。如今我比较释然了,对我来讲,最难过的都随着时间消逝了,专辑也面世了。如果大家说“作品是一摊垃圾”“太差”,那对于我才是真正的、沉重的打击,因为我是做音乐的,不是“搞”新闻的。而且有些东西不会被改变,谎言永远不会替代事实!因为时间不会停滞,总会让一切水落石出!

新京报:其实,在如今全民娱乐的大环境下,也许事件起源并无恶意,只是大家的一种调侃和娱乐。比如,萧敬腾被奉为“雨神”,他就以见招拆招的方式应对。相比之下,你会不会显得把事情看得太严肃了?

汪峰:如果大家每天跟我聊的话题都是关于“雨”的,我可以比他(萧敬腾)玩儿得更娱乐。我其实是个相对严肃的人,对于艺术的追求是严谨、认真的,我不会调侃任何人,当然这不代表别人不能调侃我,就像你说的,如果它充满善意。反之,娱乐建立在伤害之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我的歌曲在这儿,我的歌曲大家在喜爱,我的歌曲有价值的那部分不会因为你说什么而改变。因为它们并不是功能性歌曲,并不是商业歌曲,他们代表了我全部的内心,通过我的歌曲你可以了解我。而且从时间上讲,慢慢地你会看到,到底什么才是事实。

  【记者手记】

在采访前,汪峰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担心敏感话题会引发尴尬,一再强调要把关采访提纲,但在与汪峰面对面展开对话时,一切顾虑瞬间放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今天坐下来接受采访,就已经表明我会诚恳地和你沟通”,无论是“帮汪峰上头条”“创作高频词总结”风潮,还是关于恋人章子怡的话题,对于可以说的部分,他不设置屏蔽、有着自成体系的视角;对于不愿分享的部分,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读完这篇专访每位读者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头条定律”是否还会继续伴在汪峰左右?他与章子怡的感情未来将会怎样展开?这些都无法预知。唯一能肯定的是,从过去、现在到未来,“音乐和创作”将永远是汪峰最投入的话题,如他所说:“我的歌曲在这儿,它们代表了我全部的内心,通过我的歌曲你可以了解我。”
作者: notgentalman    时间: 2013-12-25 21:30

说这话好意思吗。不过那个复旦学霸真的是从内而外地美。首页上的照片让人看着觉得好舒服的美女。
作者: flying    时间: 2013-12-25 21:45

作為有始亂終棄前科的人, 還是別把話說得那麼滿才好。
作者: qq91823407    时间: 2013-12-25 21:53

说得再好还是给人一种这俩人不靠谱的感觉
作者: 曼珠沙華    时间: 2013-12-26 00:21

愈到年底,
這種放閃的消息,
就閃的愈加光亮亮了~~
作者: 青墨    时间: 2013-12-26 03:33

越是高调越是分手得快,而且听汪说章是个善良的女孩儿,天呐,章多少年前就不是女孩了吧,这话也能说出口。
作者: eidk    时间: 2013-12-26 03:48

他发现还是抱大腿红得快吧,章子怡不会真看上他了吧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stock.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