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土豆之爱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2-3-26 10:27     标题: 土豆之爱

在图书馆里拿起这本不起眼的小书纯属偶然,只因题目叫《吃马铃薯的日子》。一看作者刘绍铭,倒久仰大名,是在美国研究中国文学的老前辈,威斯康新大学比较文学系的退休教授,连他的学生王德威如今都已是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桃李满天下了。再一翻内容,书成于1970年,说的是作者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台大外文系毕业之后留学美国的坎坷奋斗经历,文字流畅,细节真实,又谈到本行业的甜酸苦辣,让人读了分外亲切。对我来说,比起国内流行的到美国发大财、变大款、衣锦还乡的“神话”故事,刘氏此作要靠谱和动人得多。而且,作者也写到受业恩师夏济安的往事,兼及乃弟、《现代中国小说史》的作者夏志清,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些筚路蓝缕,在美国学院中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加深了了解。

刘绍铭于1934年生于香港, 1960年毕业于台大外文系,大学期间与白先勇、叶维廉、李欧梵等台大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他1966年获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夏威夷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称得上学贯中西,蜚声中外。不过,他在本书中写到,当初是因为未婚妻家人受台湾留美时尚影响,对他有所要求,他才不得不申请美国的研究生院。因为经济实力不足被棒打鸳鸯之后,刘氏只身奔赴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留学,自陈抱的也不过是“谋生”一念,和当年从闽粤地区出洋求生存的“苦力”没多大区别。

刘氏到达美国时,兜里只剩五十美元现金。他念文科硕士,每周至少要念三本英文专著,还要和美国人用英文比拼写作、考试。如果平均成绩不佳,可能会取消留学生资格,压力之重,可想而知。而且,他一开始并没有拿到奖学金,必须靠去中餐馆、周末每天打工十小时以上才能维生。最煎熬他的,还是深刻的寂寞。据作者说,当年“流浪美国”的中国人,要能待下去,必须有以下条件:有妻子儿女;有几个谈得来、不用事先预约就能互相串门的朋友;住处附近有中餐馆。而他无论留学还是以后在美国大学任教期间,都曾饱受前途渺茫、家室无着、无人共语的折磨。本书写到刘绍铭接受威斯康新大学的教职为止,其间一波三折,生活学业的双重压力和作者本人的内心挣扎都写得平实真切,为读者描摹了中国人留美生涯中一些相通的挫折感受。

可是,本书的意义不在于吐苦水。书名中提到马铃薯,作者说并非微言大义,只是白描留学时代膳食简单粗糙,吃过很多土豆。可是,他在前言中偏又提到索贝罗 (Saul Bellow)的小说《何佐格》(Herzog ),主人公是位大学教授,平生对高尚、优美、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思潮情有独锺,对于常人的“土豆之爱”(potato love),即,平凡、庸常、淡薄、缺乏个性、灵感和意义的爱,嗤之以鼻。而且,刘绍铭还发出“结结实实地活一天,比寂寂无名地过一辈子好”(One crowded hour of glorious life is worth an age without a name)的豪语,在本书中从小处描写了独在异国,追求理想,治学做人的点点心得。可见作者对于留美生涯的回顾,看似自曝其短,其实饱含爱惜羽毛的苦心。他笔下的土豆,也就等于“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劝学励志之词了。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stock.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