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 3
    分享

    论人性

    思想 2023-06-02 21:45
    这个题目很大并且很多人研究过。我想起一些人物特征和成败功过,就随便说几句。 比如说,法国贵族托克维尔写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就奇怪法国的“贵族(gentilhomme)”到了英国那里怎么就成了“绅士(gentleman)”。我现在可以这样解释,英国人接受了法国贵族所代表的一些高尚品质,而任何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虽然没有
  • 4

    习近平:幻梦巨人,行动侏儒

    有一句很刻板的话形容一个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能成为思想巨人已经不容易了。思想与行动俱优便极其困难。比如说赵括纸上谈兵,以惨败告终,能说他有思想但是具体行动失败吗?不是,他只是读了一点兵书而已,很难说读了一点兵书就是有思想。若果真如此,按照我们中学的读书强度,我可以说:我是语言学家,哲学
  • 3
    虽然写这些短文由斯提芬-茨维格的“麦哲伦传”而引起,但是到目前基本上没有写麦哲伦,因为大探索大发现本身的社会背景和重要人物都很有趣。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为什么创造发明,尤其是春秋战国之后的思想发明很少呢?不但是因为独尊儒术,而且因为中国文人(所有识字的)兴趣狭隘,功利主义浓厚,认为那些“没用的”,“无
  • 2
    法国退休准将Daniel Schaeffer(塞佛)曾经担任过驻华武官,毕业于法国的圣西尔特别军事学院。这个学校是1802年拿破仑在皇家军事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拿破仑给该校的座右铭是:为了征服而学习。 最近塞佛接受前法国外部安全局的情报主任Alain Juillet的采访,谈论台湾问题。我认为塞佛的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 但是由此想到
  • 2

    斯提芬-茨维格的“麦哲伦传”(4)

    第一次从海上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探险家是达迦马(Vasco da Gama, 1460– 1524)。 达迦马出身于贵族家庭。其父属于圣地亚哥宗教骑士会,其母亲家族加入基督骑士会。他本人也是先后加入这两个会。 葡萄牙国王为了侵略印度,在没有海上航线之前,就派了两个间谍从地中海再走陆路到达印度了解当地情况。 1497年7月8日,达迦
  • 5

    从驻法大使卢沙野被召回说起

    我以前评论过他,所以懒得评论这次他接受法国电视记者采访说苏联解体后的国家不是独立的国家的谬论。 现在他闯祸被召回,我顺便说说我对中国的外语外交官和人文教育的感觉。 中国外交官必然是北外上外之类的外语学校毕业的。卢沙野小学四年级起就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法语专业,初高中时光也在南外度过;1982年考入外
  • 3
    葡萄牙从亨利王子致力于航海事业到麦哲伦的环球之旅,大约经历了一百多年,可以说,葡萄牙航海扩张殖民的国策既连续又坚定。早在 1420年,亨利成为基督骑士会头领,就要从西班牙手中夺下加那利岛。1425年,他的哥哥皮特王子在欧洲进行穿梭外交,他便要皮特收集地理资料。皮特从威尼斯带回当时最新的世界地图。 所以说,这
  • 3

    斯提芬-茨维格的“麦哲伦传”(2)

    我们学历史,学的是什么?比如中国历史资料也赞赏麦哲伦和达迦马,认为他们是伟大的探险家航海家,那么我们学习探险精神就可以了,至少在中国教育的氛围下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就裹足不前了。但是全面学历史,就会想,国王给了高官厚爵,还能分到几个岛(如果发现的话),那想探险的人多了去了,如果你是国王或者王子,你又
  • 3

    斯提芬-茨维格的“麦哲伦传”

    中国历史课本写得很病态,零碎,不完整,褒贬完全根据共产党的历史观而定。所以,中国人学的历史又少又无聊,最后无法冷眼看世界。分析一下航海大发现时代这些探险家是什么人,可以说是武士:包括骑士,海盗。他们探险的目的就是掠夺土地,霸占财富,垄断贸易,残杀土著,买卖奴隶。那么,中国人孤芳自赏歌颂郑和下西洋多
  • 3
    分享

    斯提芬-茨维格

    思想 2023-04-29 19:55
    Youtube推荐斯提芬-茨维格写的蒙田。蒙田(Montaigne)是法国第16世纪的思想家作家政治家,感觉后来法国文史哲人士都读过他的人生录。我虽然也想读,但是太长,没有读。 我感觉我也听过斯提芬-茨维格(Stefan Zweig)的小说,没有听完,后来就忘了继续听。可是,我印象中茨维格是东欧犹太人,怎么变成奥匈帝国的作家了?第二